代表作品
作品在全国及省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百余幅,并参展美哉中华及各类中国美协主办的画展。其中国画类山水、花鸟作品被日本、台湾、新加坡,上海伊翔书画院,浙江西湖美术馆收藏。
擅长领域
翻簧竹雕艺术
详情介绍
作品在全国及省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百余幅,并参展美哉中华及各类中国美协主办的画展。其中国画类山水、花鸟作品被日本、台湾、新加坡,上海伊翔书画院,浙江西湖美术馆收藏。个人传略已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等多部美术辞书。在历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及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多次获奖。2007中国收藏家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和精英大型评选活动”获“金、银奖”,2008入选新中国国礼艺术家精品展,2010年5月受邀上海“相约世博”--全国竹刻艺术邀请展。2010年6月北京“巧夺天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2011年个人翻簧竹雕艺术入册中华文化名家—工艺美术名家精品系列纪念邮票电话卡珍藏册。其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华民族艺术珍宝馆、中国扇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单位永久收藏。
老罗从事翻簧竹雕艺术,有近60年光景。他坚定地守望着这块民间艺术阵地,并不断求索翻簧竹雕工艺的创新与发展。1998年,罗启松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9年,文化部公布他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他是一位令人尊重的民间工艺美术家。
退休后,他独自钻研翻簧21年
1957年,罗启松由黄岩城关镇人民政府推荐,进入黄岩翻簧刻字社,当学徒工。
翻簧也叫“贴黄”“文竹”,其取毛竹内壁,竹黄为面,在上面雕刻而得名。翻簧竹雕在清代中期达到鼎盛,黄岩在国内则是主要产地。
罗启松颇有绘画基础,在翻簧厂里,受“翻簧雕刻老艺人”陈方俊先生指导,他逐渐掌握了雕刻、造型等手艺。
上世纪60年代,黄岩翻簧竹雕曾迎来一次短暂的辉煌:一大批翻簧工艺品出国展销,郭沫若与中央电视台先后到黄岩翻簧厂考察,翻簧艺术顿时誉满全国。许多翻簧工艺品受到老外的喜爱,出口有着良好的销量。
随即,文化大革命开始,翻簧厂一度处于半停工状态。改革开放后,西方木制品玩具传入中国。翻簧厂亦应市场经济需求,转型生产木质圣诞礼品。原本从事翻簧竹雕的技术员们,也都去设计木质玩具。
翻簧工艺难度大,经济效益又不及木质玩具,谁还愿意去做呢?
罗启松也曾一度与木制玩具为伍,亲眼见证了翻簧艺术的衰落。“我应该为翻簧做点什么,至少不能让这门手艺失传。”老罗白天工作,夜里回家,悄悄地搞试验。1995年,老罗退休了,他推辞了许多企业返聘,把家作为工作室,开始潜心研究翻簧竹雕的技艺。
翻簧工艺的创新者
在翻簧厂时,罗启松主要雕刻山水,在家中,他有了自我发挥的空间,开始雕人物、动物等。退休后至今21年间,老罗不光将传统的翻簧工艺练至炉火纯青,还在此基础上搞了许多创新。
“新竹的颜色很淡,过几年后,竹表面会被氧化,呈现出红色。”罗启松便利用竹子氧化后变色的规律,创造出一种浮雕法:在竹制品上先雕一层,再放置上几年,等表面竹色变红后,再雕第二层,这种雕法把竹子自然色充分利用,还不易褪色。老罗的作品《凤耳孔雀花瓶》便是采用了这种工艺。
为了丰富翻簧的表现手法,老罗大胆地吸收了贝雕、牙雕、玉雕等民间工艺的长处,从原来的单色线刻和浅浮雕,发展成浅雕着色和电烙烫画。他还与其他艺术家合作,将历代画家的名作移植到翻簧制品上,竟然惟妙惟肖。
罗启松还将翻簧竹雕做成花瓶、屏风等具有实用价值的工艺品。他曾用竹子制成三十六个面,拼接成一个花瓶,花瓶的弧度接近于圆,此类高难度的工艺,是前人从未尝试过的。
“每一种艺术都有其发展的过程,翻簧竹雕也一样,我也只是在探索的路上。”罗启松说。
他希望翻簧艺术能传承下去
罗启松凭借作品斩获奖项无数。不过,他终究老了。
面对记者,老罗指了指自己的脖颈,说颈椎炎是老毛病了,长期伏在桌前雕刻的缘故。他对锻炼极其重视,爬山、打太极拳,还注意饮食,为的是保持身体健康。
但如果有一天,自己真的干不动了,他希望翻簧这门艺术,能后继有人。
“翻簧这门艺术,所涉猎的学科很广,除了雕刻,绘画功底要扎实,还要学书法、造型,对磨刀功夫也有考究,除此之外,翻簧艺人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好在老罗的儿子罗文弛,自小耳濡目染,也随着父亲,走上了传承翻簧竹雕的道路。老罗还有5个徒弟,随师父学翻簧已有多年,逐渐能独当一面。
社会对翻簧竹雕也给予了足够重视,2006年5月,黄岩区翻簧竹雕艺术馆成立,罗启松和顾启望成为该馆重要的两位翻簧竹雕艺术家。2007年,翻簧竹雕先后被区政府、市政府、省政府列入黄岩区、台州市与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6月,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尽管年事已高,罗启松从未放下过学习的心态,为了给翻簧作品题诗,他有心钻研起了诗词。老罗给记者念了一首诗:“老夫忙碌亦痴狂,无枕通宵睡板床。早起爬山练筋骨,持刀代笔制翻簧。植根绘画代耕作,得心应手喜非常。多亏视手相呼应,栩栩如生入殿堂。”这大抵就是老罗对自己晚年翻簧生涯的写照吧。